“我一定积极配合,按时打卡。”
11月14日,涉嫌危险驾驶罪的犯罪嫌疑人李某某办理完取保候审手续后,成为达拉特旗首个适用“非羁码”App接受云监管的非羁押人员。期间,办案人通过电脑端查看后台数据,关注李某某外出提醒、违规预警、定时打卡等信息,李某某一直按时打卡,服从监管。
为贯彻落实“少捕慎诉慎押”刑事司法政策,达拉特旗人民检察院会同旗公安局、人民法院引入“非羁码”监管系统并进入运行阶段。我院从推动智慧检务向纵深发展的高度出发,坚持把“非羁码”应用推广作为办案规范化建设的核心工程,取得初步成效。
截至目前,达拉特旗“非羁码”监管系统已累计录入办案人员信息280人,其中公安民警256人,检察官18人,法官6人。公检法三机关已对10名犯罪嫌疑人适用“非羁码”监管,实现“非羁码”适用地域全覆盖。
“非羁码”通过对刑事诉讼非羁押人员个人信息的采集分析,从而对其进行有效监管,实现由原始的“看守盯人”到“系统管人”这样一个飞跃。被监管人下载‘非羁码’App,进行人脸比对后,完成注册认证,就可以通过手机签到打卡。办案人员可通过平台查看其行动轨迹,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实时监管,利用外出提醒、违规预警、定时打卡和不定时抽检等功能,通过对其进行“码”上监管,从而形成办案、执行机关协同管理模式。
目前,通过“非羁码”进行数字监管的10名犯罪嫌疑人均按规定打卡,未发生脱管失控情况,办案人员称,通过“非羁码”,可以实现手机实时查看非羁押人员的日常活动轨迹和在控情况,防止其脱管、失联,还能及时发现是否有未经批准离开居住地、擅自进入特定场所等违规情形,有效的应对了近期新冠疫情给监管工作和办案带来的不便,实现了防疫办案俩不误。
“非羁码”的推出和运用,一方面,有利于减少羁押人群量,化解社会矛盾,促进诉源治理,也有利于降低政府在羁押人员方面的财政支出和司法资源投入。另一方面,运用便捷的科技手段对非羁押人员进行监管,能够更好的保证非羁押人员诉讼期间工作和生活,体现了司法的人文关怀。